关于三国志曹操传中红蓝线的那些选项(五)
三国志曹操传其中有一个最亮的点,就是通过游戏中的各种选项,能达到各种游戏结局。而选项的不同,红蓝线也会相应的增加,红线为奸臣路线,蓝线为幻想路线。
而我们今天就要给大家盘点一下在三国志曹操传中,如何选择各个选项来影响各个剧情。
马超迎击战,因为曹操杀了马腾,马超尽起西凉兵找曹操报仇,曹操迎战马超。
此时有两个选项
- 以主力部队牵制敌军(仙人帮助筑城、敌军会上来找我方决战)
- 以分遣部队夹制敌军(敌军原地不动)

逍遥津之战:孙权再一次和张辽在合肥大战,张辽设下计策。
两个选项
- 据守城池 (城中的武将不动)
- 出城迎战(敌军大量部队陷入混乱)

击败东吴后,与刘备在汉中一场大战,曹操回到许昌,面对了立继承人的事件。
此时有两个选项
1、曹丕合适(红线增加)
2、曹植合适(蓝线增加)贾诩提醒后,还是选择曹丕。

定军山之战,刘备派遣大军,以黄忠为前锋,在定军山遇见了夏侯渊镇守的部队,在刘备部队占据了定军山后。
两个选项
- 全军撤退
- 继续战斗(可引出隐藏关)

樊城救援战:关羽击败于禁、庞德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曹操率大军救援。
有两个选项
- 死守樊城(击败所有敌人)
- 放弃樊城(击败所有敌人,敌人剩一半时,开始撤退)

曹操击败关羽,关羽败走麦城,被东吴吕蒙所杀,这时刘备、张飞等人也死了,曹操在许昌独大,众人请求曹操称帝。
两个选项:
- 登基称帝(红线增加)
- 不登基称帝(蓝线增加)

刘备死亡后,刘禅继承了刘备的基业,曹操决定彻底击败蜀国,诸葛亮在阳平关设下伏兵。
两个选项:
- 主力部队全力进攻阳平关
- 派遣部队迂回(西、北山上都是伏兵)

曹操在阳平关击败诸葛亮后,进入剑阁。
两个选项
- 突破西关
- 突破东关

成都入侵战,曹操剑阁胜利后,直逼成都。
两个选项
- 劝刘禅投降(曹操和刘禅对话。可劝其投降)
- 打的他体无完肤(关卡处有两处伏兵)

白帝城之战:曹操在成都击败刘禅,诸葛亮逃跑,在白帝城积累了所以的蜀国的残兵,联合南蛮的部队,与曹操决战。
两个选项
- 多说无益,直接开打
- 以1000两交涉(直到花了4000两后,孟获会退兵,不过几回合后,他会带领大部队又过来增援)

赤壁之战2:诸葛亮再次联合孙权的部队,在赤壁迎击曹操。
两个选项:
- 全军上岸(全军左移,快速上岸)
- 兵分两路(敌军数量变少后,诸葛亮会撤退)

最后的水战:曹操和孙权、诸葛亮在水上的最后一场战斗
两个选项:
- 静待营中(敌军不动)
- 全军出击(敌军出击)
